台湾退役海军上校黄征辉这个人,在两岸话题上挺活跃的。他1958年出生在台湾省,父亲黄兆城是国民党海军中将,当年随国民党迁台,这背景让他从小就对两岸关系有兴趣。黄征辉1980年从台湾海军军官学校船舶机械系毕业,后来去美国波士顿大学拿了软件工程硕士。回台后,他在海军干了多年,干过枪炮官、反潜官、兵器长、海军总部参谋,还当过成功级巡防舰张骞号的舰长,上校退役。退役后,他开始写书和评论,经常聊两岸军力对比啥的。 2022年10月,黄征辉出一本新书,用战力方程式算两岸实力差距,因素包括力量、决心、环境、方法、机会和训练,结果大陆3.12,台湾0.91。他直说台湾打不过大陆,搞激进分离是死路一条。这书一出,在台湾军事圈子有点小波澜,有人觉得他讲得有道理,有人觉得太悲观。
重点来了,2022年12月25日,黄征辉上了一档华语节目三国演议,跟日本新闻评论者矢板明夫聊两岸统一。他在那节目里公开说,台湾该尽快跟大陆谈判,实现统一,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区。但他提了两个条件:第一,保留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,也就是所谓的自由民主;第二,保留台湾现有的军事力量。黄征辉觉得,这两个条件齐了,统一就只是改个名字,台湾丢面子得里子,大陆得面子,大家过太平日子。他还强调,这俩条件连着呢,制度是基础,军队是筹码,万一大陆以后变卦,台湾还能自保。矢板明夫听完就批,说这想法太一厢情愿,不现实,等于城下之盟,因为大陆有进攻能力,台湾没反击计划,谈判就是投降。矢板明夫这人,在台湾媒体上挺爱搅和两岸事,经常发些挑拨言论。
这个事一播出,马上在台湾和大陆媒体上炸锅。2022年12月26日,矢板明夫在脸书上发帖,说黄征辉的主张是自毁长城,引来更多争议。台湾一些报纸头条报道,岛内统派觉得有代表性,他们注重民生,知道螳臂挡车不行,务实点好。独派则骂黄征辉卖台。大陆这边,网友分析说黄征辉的第一个条件跟一国两制有点像,但第二个条件毛病大,军队不能独立保留。
其实,黄征辉这观点不是头一遭冒头。早在2022年底,就有文章说他代表部分台湾统派的想法,他们深知大陆统一决心,也自知无力对抗,就想谈条件保住生活方式。网上有一篇帖子,聊黄征辉的算计挺精明杠杆炒股在哪里申请,进可攻退可守,但也指出这在实际操作中难实现。因为大陆的政策是一国两制,台湾作为特区,能保留资本主义框架,但政党制度要变,民进党那种分裂势力肯定不行,得严惩。所有党派都得守中国法律,不准再搞分裂。 再看大陆对台湾政策的演变。从建国初期,就有思路。1956年,最高国务会议上提过,台湾回归一切照旧,不派特务破坏。1963年,周总理概括一纲四目,核心是统一于中国,外交权归中央,其他制度人事照旧。1981年,叶剑英九条,明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,不破坏台湾制度。八二宪法里写进特别行政区,制度按情况定。这就是承诺。黄征辉的第一个条件,保留社会制度,基本能对上,但不是全部照办,得改掉分裂部分。
第二个条件,保留军队,就复杂了。上世纪60年代两岸秘密谈判时,谈过蒋介石回大陆,继续当国民党总裁,蒋经国当台湾省长,台湾交出外交军事权,但保留4个陆军师。1981年叶剑英又说,统一后台湾特区高度自治,能保留军队。这显示诚意。但跟香港澳门不同,台湾是内部问题,军队是中国人力量,不威胁统一就能留,但要改革。国防大权必须中央管,否则统一空谈。台湾军队职能变,从对外防御转内部稳定,像武警那样。大型武器如飞机舰船导弹收归中央,规模逐步减。黄征辉想拥军自保,这在大陆看来是无稽之谈,因为中国军力已强,够保卫全境。
2023年,这话题继续发酵。1月杠杆炒股在哪里申请,厦门有两岸交流活动,黄征辉参加,重复了他的观点。活动上学者讨论,说一国两制是方针,允许部分保留,但前提和平协商。如果台湾当局继续拖,统一方式变,一切另说。
华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